编者按: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聚焦主题、突出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拓展红色内涵,践行红色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2019年11月1日《河南日报》03版对此进行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长期以来,地处红旗渠畔的安阳师范学院,始终传承红旗渠精神,把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和教学案例,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
“不要一分钱,免费给换零件修家电,这些孩子们真是帮了俺村大忙!”10月17日,林州市东岗镇大井村张大爷高兴地说。当天,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党员、学生党员走进大井村,把主题教育融入脱贫攻坚实践中,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为村里老百姓普及用电安全常识,义务维修家电,受到群众欢迎。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把开展扶贫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师生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使命担当。”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苗风东说。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题、突出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拓展红色内涵,践行红色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打造红色阵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在参观展馆的过程,我深入了解了红旗渠精神,又看到了学校运用红旗渠精神的育人成果,我感到十分振奋,更坚定了我用红旗渠精神武装头脑的信心和决心。”10月27日,2019级历史专业学生徐达专门趁周末时间到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参观学习。
打造红色阵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为使红旗渠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学校创建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三融三进”,即把红旗渠精神融进校风学风、融进目标定位、融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堂、进科研、进实践。该校与林州市政府协同育人,推进与红旗渠纪念馆共建共享,展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以及修建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和动人故事,另一方面是关于学校坚持“三融三进”的典型做法和育人成效。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组织2019级全体新生和全体新进教师以及各基层党委师生党员集体前往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参观学习,覆盖人数达万余人;同时,安阳市中小学、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也前来参观学习。参观过程中,该校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生动翔实的讲解,进一步激发了参观者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的热情,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展馆的打造不仅使红色基因融入全校师生的血液,还在社会各界群众之中产生热烈反响,充分发挥了红色阵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成为安阳师范学院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安阳师范学院在传承红旗渠精神方面形式多样、成果丰富、启示深刻,我们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安阳师范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全国百佳优秀校长、安阳市铁西路小学校长原绿色说。
讲好红色故事——榜样引领见贤思齐
“红旗渠是一个不在起点、却写满初心的地方。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它是人民意志和群众力量在党领导下的集中爆发、是守初心担使命抓落实的高度统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红旗渠精神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在该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暨基层党建专项述职会上,校党委书记纪多辙向与会人员发出号召,我们要进一步坚守初心,强化担当,重整行装再出发,鼓足干劲谋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再次闪耀、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如何激发全体师生红色基因,让红旗渠精神在安阳师院再次闪耀?该校在主题教育中,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让师生深刻了解到什么是红色基因,什么是红旗渠精神,如何在学习工作中践行体现。
以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为载体,讲好“四个故事”,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感染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彰显威力。学校邀请林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玉东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组建理论宣讲团,在全校范围内宣讲红色故事;先后开展“红旗渠精神宣讲”“重走红旗渠”“寻访修渠英雄”“红旗渠精神专题培训”“红旗渠精神引领下砥砺奋进的五年”等系列活动,累计宣讲20余次,受众近万人。
该校在学习宣讲红旗渠精神的过程中,着重让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立志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中国的改革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忠诚、执著、朴实的奋斗者、攀登者、奉献者。任羊成、李改云、张买江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来自经济学院的学生王德嵘听了宣讲后表示,这些红色故事铿锵有力,催人奋发,自己一定要向榜样学习。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通过讲红色故事,师生们纷纷感叹,“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承载着理想、信念、人格、亲情,具有跨越时空、穿透人心的力量,是见证红旗渠建设者初心与使命的珍贵史料,也是党员干部理解红色基因和红旗渠精神的生动教材。”
拓展红色内涵——重走红旗渠建功新时代
“在实践中,我们与林州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享受红旗渠精神的‘盛宴’,每次去红旗渠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潘豪奇是文学院的学生,他已经参加了两次重走红旗渠活动。他告诉记者,学校大学生骨干训练营每年都会开展重走红旗渠活动。在林州,师生们聆听专家讲座、阅读红旗渠书籍、观看红旗渠网络视频材料、学唱红旗渠歌曲、微博微信线上线下讨论分享,参观红旗渠精神纪念馆,徒步丈量红旗渠……
正如他所言,安阳师院将红旗渠精神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八个一”的实践育人模式:即重走一次红旗渠线路,讲演一个红旗渠故事,寻访一位修渠劳模,创作一件红旗渠文化艺术作品,举办一次红旗渠精神沙龙,开展一次红旗渠精神基层巡讲,赴红旗渠畔支教一个月,做一项红旗渠专题调研。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拓展红色内涵,举办豫北高校工会“重走红旗渠建功新时代”主题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工会如何在工作中发挥红旗渠精神;举办“问渠——寻访修渠人摄影作品展暨红旗渠精神育人成果展”,集中展示安阳师范学院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育人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秦国防老师带领创作团队一行7人,行程4100多公里,足迹遍布456个村落,走访红旗渠修建者412人,先后拍摄78547张照片,用心寻访修渠人,用镜头留住珍贵记忆取得的摄影成果,积极营造了解红旗渠精神、关心红旗渠精神、学习红旗渠精神、传播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良好氛围。
践行红色精神——立足自身内涵发展
半个世纪前,林县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建起“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多年来,安阳师院始终立足自身特色,将红旗渠精神渗透到学科建设和各项社会实践中。
传承红色精神,最终要践行红色精神。10月18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由安阳师范学院历时多年着力打造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宣布从即日起向全球的甲骨学研究者、爱好者免费开放。
该校校长黑建敏作为唯一一家高校代表,在开幕式上致嘉宾发言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评价,甲骨文发现120年来,相关资料浩瀚纷杂,资料获取难度大。该平台是世界上现有的资料最齐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对全世界免费开放,改变了过去甲骨文研究的“窘境”,任何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这是甲骨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他说。
从最初的6人起步,到如今的40人,历经数十年的春华秋实,安阳师院甲骨文研究终于开花结果,一举博得满堂彩。这是该校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最好诠释。
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学校累计有200余支服务队赴林州开展志愿服务5000余人次,连续10余年送文艺进大山,年年赴基层小学援学助教,建有教育教学、实践实习、志愿服务基地30余个,每年创作文化艺术作品400余件,服务当地群众70000余人次。赴林州“三下乡”服务队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队”。
为深入推进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阳师范学院党委将主题教育同助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扛起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组织师生赴林州市、濮阳县等地开展调研走访教育帮扶工作。“真是太感谢了,太温暖了!你们的扶贫为老百姓干了很多实事。”林州市东岗镇大井村一位老乡,近日接过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纪多辙递过来的过冬棉被时动情地说。
“安师人就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宣传者、弘扬者、践行者。我们要用红旗渠精神锻造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工程。”纪多辙坚定地说,传承红色基因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安阳师范学院将继续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旗渠精神中追溯初心使命,努力使全体党员政治站位得到再提升、思想境界得到再升华、担当精神得到再强化,以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为载体,抓好“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种精神凝聚一种力量,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时代。如今,红旗渠精神已深深融入每一个安师人的血脉,烙印在每个安师人心上,成为每个安师人内化于心的精神基因。在安阳师范学院,这场红色教育还在持续发力……